凤凰网:五摆五折–黄家强有血有肉的后Beyond时代

黄家强

1993年的那次意外事故,彻底改变了Beyond乐队的命运。黄家驹的黯然去世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终结了一支处在巅峰的乐队的命运。尽管从 那之后,Beyond乐队的其他成员并没有补进新的成员,在既有阵容上,继续着创作。黄家强与主音吉他手黄贯中、鼓手叶世荣一起撑起Beyond乐队,他 们发表的音乐作品也比家驹在生时多。但事实是,Beyond乐队最终难逃解散的命运,一个美好的时代多数伴随着尚是卡带的年代,一去不复返了。

某种意义上,黄家强所坚持的,一方面是出于对哥哥的尊重,是继承其兄的遗志,这基本以Beyond乐队的解散告终(后来,黄家强还是和昔日的队 友,一起以演出的形式致敬过哥哥;又或者他也发表了《弦续别了家驹十五载》这种纪念意义颇为深远的专辑,但大体来讲,Beyond乐队的解散意味着一个时 代的过去);另一方面,则属于他自身对音乐的追求了,像是和数名年青乐手组成Picasso Horses乐队也好(乐队名种的“Horse”还是在意指家驹),又或者发行个人专辑,以及提拔手下的新乐队,都可以视为其在音乐生涯上的不断尝试。

黄家强的个人经历,有些像不久前刚刚进入NBA名人堂的球星皮蓬,由于在他的职业生涯里,一直有一个更加伟大的球员――乔丹,所以才会在被人们 提及时,不由得拿来对比。当然,身为兄弟的黄家驹和黄家强不会产生这种“既生瑜何生亮”的感慨,但可以肯定是,人们在提及黄家强时,总难免不忘带上“黄家 驹”。

除去一张带着缅怀意义的《弦续别了家驹十五载》,黄家强还是走出了自己的音乐路线。这些,从他的第一张专辑《Be Right Back》中可以看出来,邀来国外的制作好手不说,像专辑收录的《惊恐症》,也是直指社会现象,歌词犀利,将都市人恐慌的心理描写得入木三分。在2007 年的专辑《他,她》中,黄家强又大打抒情风格,更是将中国乐器揉入了电子乐众,营造了一种古典和现代的双重听觉感受,也实现了个人的一个创新。但是,在这 次的“怒放――摇滚英雄演唱会”上,听众们难免会抱着诸如“会唱Beyond乐队的歌么”的想法。这是相当有趣的疑问,因为无论是听众也好,是黄家强本身 也好,都无法对那段过去视而不见。但这并不意味着,在世的人就沉迷于过去了,或者碍于前人的压力而难以逾越。在黄家强的各种作品中,听众可以挖掘出 Beyond时代的依稀影子,但更多的,还是自那之后,黄家强自己的尝试和创新,既有对社会的犀利描写,也有对亲情的温柔表述,这些都构筑了一个有血有肉 的他。而这血肉,便是摇滚最最根本的存在。

此条目发表在黄家驹博客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Posted in 黄家驹专栏 | Leave a comment

美人尖

1   小时候一直理平头,总感觉额头中间有撮头发很别扭,而往往还不到理发的时候,于是只好拿着剪子对照镜子剪掉,没几天,又长出来了,真是烦死人了。近来才知道还有个说法,叫美人尖,古时候美女必备的,囧~啊。好在不少男人也有。

 

2 域名全部停掉解析了,

 

3 上午去开会,休班开会最烦人了。

Posted in 个人博客 | Leave a comment

岁月如歌(1)

一转眼十三年了。应该是1991年的某个晚上﹐在那个我们一班文艺青年经常聚集的咖啡厅﹐我最后一次碰见家驹。

我们没有约定见面。在那个时候﹐我们一帮朋友都是有空就会跑到那里﹐遇到谁就跟谁坐到一块谈天说地。那夜﹐我一个人先到﹐家驹也是一个人后到。他坐下就聊起他们乐队Beyond准备去非洲的事。

之后没见面没联系的那两年﹐我在北京搞大地唱片﹐很忙很忙。他们乐队进军日本市场﹐长期也住在那里。还记得我在北京的时候﹐通过他们的经理人我的好 朋友陈健添寄来家驹作曲的原始小样﹐只有他哼着的旋律和吉它伴奏。我写了跟他合作的最后几首歌<<长城>>﹑<<农 民>>和<<情人>>。

再一次见到他就是两年后他出殡的那天。

我第一次知道Beyond是在1983年3月6日。那天是在香港艺术中心举行﹐由<<吉它杂志>>(主编是黑鸟乐队的郭达 年) 主办的乐队比赛。这个日子我记得那么清楚﹐是因为我当晚看到一个美女观众﹐后来竟然在街上重逢而发展为一个暗恋故事﹐让我日后给张学友写了多首情歌去怀念 她。

那个比赛﹐Beyond以一首progressive rock(前卫摇滚)风格的作品Brain Attack(脑袋侵略)得了冠军。我当年也是一份与朋友合资了三年的音乐杂志<<现代青年人周报>>的总编﹐于是﹐我相约了他 们一两星期后做一个访问。

我们在九龙佐敦的一家茶餐厅见的面。那时候﹐他们还是地下乐队﹐没录过音﹐黄贯中还没加入。我现在还记得为了拿乐队照片﹐再约了鼓手叶世荣某天在葵涌地铁站见面的情境。

那篇访问最终没写出来﹐因为我的杂志倒闭了。

85年﹐我的朋友陈健添正在经营一家独立制作的唱片公司﹐他当时租住我家的房间。有一天我问他知不知道有个乐队叫Beyond的﹐他说不知道。我告 诉他Beyond不错﹐过几天有个演唱会﹐可以去看看。就是那个在坚道明爱举行的<Beyond再见理想>演唱会。

他们后来签了约﹐推出了EP<昔日舞曲>,LP<阿拉伯跳舞女郎>﹐赶上了香港当时的乐队潮流﹐小有名气。我也在86年参 加了一个填词比赛得了冠军﹐就是88年夏韶声演唱的<<说不出的未来>>(原曲是<<李寿全作曲/演唱﹐李大春作词 的<<未来的未来>>)。就是这个原故﹐陈健添找我帮Beyond在下一张专辑写了<<现代舞台>> (87)﹐开始了跟家驹的合作。而第二次合作的<<大地>>(88)﹐让大家都初尝成功的果实。

88年夏天﹐刚刚冒出头来的Beyond便到北京举行两场演唱会。我因为已经到过两次北京﹐有幸被他们邀请同行作为导游。一个唱广东歌的乐队当年能 到北京首都体育馆开演唱会﹐在各方面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﹐所遇到的困难也是一浪接一浪。家驹在我的推荐下准备了唱崔健的<<一无所 有>>﹐我也临时把<<大地>>﹑<<旧日的足迹>>写了国语版。

听家驹说在他们走台时﹐崔健去看了。不过以当时家驹的普通话水平﹐相信大家也很难聊到一块。那趟旅程﹐我跟家驹同住一房﹐让我发现男人原来也可以有很多美容用品的。

很多记者问过我怎样跟家驹合作的。其实替他填词的六﹑七年间﹐我跟他从来没有直接联系过关于写歌的事﹐事情都是通过经理人﹑唱片公司﹑制作人等。我 每次歌词用传真机发出后﹐都不会收到任何人的回音﹐没有修改要求也没有人说好与坏。但是<<岁月无声>>﹑<<灰色 轨迹>>等十多首歌就是这样出来了。

我常想﹐如果家驹不会写词﹐不是英年早逝﹐我们合作到现在﹐我应该可以多赚很多很多版税。

那夜在咖啡厅﹐他说要去非洲。我问去非洲哪里﹐他说去非洲首都。我当时只是一笑。他为什么去完了肯雅回来就能写出<<光辉岁月>>﹑<<Amani>>的﹖除了天才﹐还能说什么。

刘卓辉

2004/7/29 珠海

刘卓辉简介:
刘卓辉——香港著名音乐人。曾为Beyond、黎明等著名歌星创作大量优秀歌曲。1999年底至2002年10月出任CASH理事。1992年,香港人刘卓辉(〈大地〉的词作者)来京,创办大地公司,并将黄晓茂、王迪招至麾下,开始了大陆较正规的“歌手包装工作”。

此条目发表在岁月如歌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Posted in 黄家驹专栏 | Leave a comment

岁月如歌(1)

一转眼十三年了。应该是1991年的某个晚上﹐在那个我们一班文艺青年经常聚集的咖啡厅﹐我最后一次碰见家驹。

我们没有约定见面。在那个时候﹐我们一帮朋友都是有空就会跑到那里﹐遇到谁就跟谁坐到一块谈天说地。那夜﹐我一个人先到﹐家驹也是一个人后到。他坐下就聊起他们乐队Beyond准备去非洲的事。

之后没见面没联系的那两年﹐我在北京搞大地唱片﹐很忙很忙。他们乐队进军日本市场﹐长期也住在那里。还记得我在北京的时候﹐通过他们的经理人我的好 朋友陈健添寄来家驹作曲的原始小样﹐只有他哼着的旋律和吉它伴奏。我写了跟他合作的最后几首歌<<长城>>﹑<<农 民>>和<<情人>>。

再一次见到他就是两年后他出殡的那天。

我第一次知道Beyond是在1983年3月6日。那天是在香港艺术中心举行﹐由<<吉它杂志>>(主编是黑鸟乐队的郭达 年) 主办的乐队比赛。这个日子我记得那么清楚﹐是因为我当晚看到一个美女观众﹐后来竟然在街上重逢而发展为一个暗恋故事﹐让我日后给张学友写了多首情歌去怀念 她。

那个比赛﹐Beyond以一首progressive rock(前卫摇滚)风格的作品Brain Attack(脑袋侵略)得了冠军。我当年也是一份与朋友合资了三年的音乐杂志<<现代青年人周报>>的总编﹐于是﹐我相约了他 们一两星期后做一个访问。

我们在九龙佐敦的一家茶餐厅见的面。那时候﹐他们还是地下乐队﹐没录过音﹐黄贯中还没加入。我现在还记得为了拿乐队照片﹐再约了鼓手叶世荣某天在葵涌地铁站见面的情境。

那篇访问最终没写出来﹐因为我的杂志倒闭了。

85年﹐我的朋友陈健添正在经营一家独立制作的唱片公司﹐他当时租住我家的房间。有一天我问他知不知道有个乐队叫Beyond的﹐他说不知道。我告 诉他Beyond不错﹐过几天有个演唱会﹐可以去看看。就是那个在坚道明爱举行的<Beyond再见理想>演唱会。

他们后来签了约﹐推出了EP<昔日舞曲>,LP<阿拉伯跳舞女郎>﹐赶上了香港当时的乐队潮流﹐小有名气。我也在86年参 加了一个填词比赛得了冠军﹐就是88年夏韶声演唱的<<说不出的未来>>(原曲是<<李寿全作曲/演唱﹐李大春作词 的<<未来的未来>>)。就是这个原故﹐陈健添找我帮Beyond在下一张专辑写了<<现代舞台>> (87)﹐开始了跟家驹的合作。而第二次合作的<<大地>>(88)﹐让大家都初尝成功的果实。

88年夏天﹐刚刚冒出头来的Beyond便到北京举行两场演唱会。我因为已经到过两次北京﹐有幸被他们邀请同行作为导游。一个唱广东歌的乐队当年能 到北京首都体育馆开演唱会﹐在各方面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﹐所遇到的困难也是一浪接一浪。家驹在我的推荐下准备了唱崔健的<<一无所 有>>﹐我也临时把<<大地>>﹑<<旧日的足迹>>写了国语版。

听家驹说在他们走台时﹐崔健去看了。不过以当时家驹的普通话水平﹐相信大家也很难聊到一块。那趟旅程﹐我跟家驹同住一房﹐让我发现男人原来也可以有很多美容用品的。

很多记者问过我怎样跟家驹合作的。其实替他填词的六﹑七年间﹐我跟他从来没有直接联系过关于写歌的事﹐事情都是通过经理人﹑唱片公司﹑制作人等。我 每次歌词用传真机发出后﹐都不会收到任何人的回音﹐没有修改要求也没有人说好与坏。但是<<岁月无声>>﹑<<灰色 轨迹>>等十多首歌就是这样出来了。

我常想﹐如果家驹不会写词﹐不是英年早逝﹐我们合作到现在﹐我应该可以多赚很多很多版税。

那夜在咖啡厅﹐他说要去非洲。我问去非洲哪里﹐他说去非洲首都。我当时只是一笑。他为什么去完了肯雅回来就能写出<<光辉岁月>>﹑<<Amani>>的﹖除了天才﹐还能说什么。

刘卓辉

2004/7/29 珠海

刘卓辉简介:
刘卓辉——香港著名音乐人。曾为Beyond、黎明等著名歌星创作大量优秀歌曲。1999年底至2002年10月出任CASH理事。1992年,香港人刘卓辉(〈大地〉的词作者)来京,创办大地公司,并将黄晓茂、王迪招至麾下,开始了大陆较正规的“歌手包装工作”。

Posted in 黄家驹专栏 | Leave a comment

Hello world!

欢迎使用 WordPress。这是系统自动生成的演示文章。编辑或者删除它,开始您的博客!

此条目发表在黄家驹博客分类目录。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。
Posted in 黄家驹专栏 | Leave a comment

莫欺少年穷

宁欺白须公,莫欺少年穷,

终须有日龙穿凤,唔信一世裤穿窿。

这是广东话的俗语。  

意思是:宁可看不起没钱的白头老翁也不要看不起贫穷的年轻人,(因为少年人前途不可限量)。   

少年人如果努力迟早有天会飞黄腾达的,就不相信一辈子总是穿着有破洞的裤子。

莫欺少年穷(又名Beyond日记)

值得一提的是里面有王菲的处女荧屏秀,那时还叫王靖雯。

这是四个青年的独立故事中间又有穿插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家驹的故事是围绕着他的家庭周围发生的, 那是一个十分幸福的5口之家,但由于为了挣够移民所需的费用,家驹与哥哥、小妹妹 、爸爸及妈妈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工作,家庭 中的每个人都十分辛苦,家驹一天要做4-5 个工作!事与愿违,好不容易在移民局那通过了,但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家驹有“胃癌”只能留下来。后来经医生检查,原来沉积于胃中的“癌细胞”是由于大量进食了自家卖不动的“皮蛋瘦肉粥”,皮蛋在胃中的聚集物以及过度劳累、长期营养不良所致!原本十分快乐热闹的家庭,因为家驹无法移民而变得“安静”起来。最后经过了这么多的事情以后,一家人慢慢发现最幸福的不是去移民,而是全家都快快乐乐的生活。这样家驹再也不会和心爱的家人分开了!   

        贯中是个非常正直的青年,他的梦想是做一名优秀的香港警察,但由于身体不够强壮,只能从“交通疏导员”干起。他十分投入的去工作不但没有别人的认同,反而得罪了亲戚,遭到别人的“白眼”、上司的批评、同行的冷落!最让他气愤的是他的上司,不但非常势利,而且仗势欺人。终于有一天,贯中再也无法忍受了,把最后一张“红单子”开给了那个上司后辞职不干了!而后成功地成为了经济犯罪调查科的一名优秀的警察!   

         阿强为人忠厚老实,是某投资公司的金融投资顾问,由于过于信任他人,使他上当受骗——他的老板非常狠毒,把阿强的客户的钱直接转入个人的腰包,不仅使他蒙受了一顿毒打,而且七姨婆的多年积蓄,也被他“赔光”了。正当家强走投无路时,多亏老板的“秘书”的鼎力相助——揭发了他的阴谋。原来这位金发女郎是经济犯罪调查科的一名督察。   

         世荣的故事,是和他女友的父亲分不开的。世荣的理想是音乐,而不是医科,而他却非强迫世荣来学医。随后看着世荣的音乐才华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(世荣、家驹、贯中和阿强获得音乐大赛的银奖),他再也无法“忍受”了,在世荣上台前威胁道:“如果你今天上台演出,你以后再也不要叫我伯父了!”世荣放下电话后,茫然了。   

        正当世荣举棋不定时,家驹等三人来到后台催促世荣和他们一起上台,和他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,而最后把选择的权力仍留给了世荣——三人去演出了!最后他终于战胜了心魔,并摘掉了面具,和家驹三人一起高唱〈不再犹豫〉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全文完)

Posted in 个人博客 | Leave a comment

打什么都不如打飞机!

1 打毛衣不如打飞机

2打胎不如打飞机

3打车不如打飞机

4打电话不如打飞机

5打什么都不如打飞机

   打飞机图集是shakejeans牛仔裤“惹火上身”系列的宣传海报,可惜再最后一张图中,哪里去打飞机这几个字不够醒目,大家看了一笑了之。“打飞机”是马克华菲官网推出的Fairwhale Shake “惹火上身”的线上活动,游戏的英文名叫做“Shake it”,就是通过线上驾驭轰炸机的方式,来赢取Fairwhale Shake “惹火上身”牛仔裤的购买折扣。

记得要击中美女,不要击中丑女!打了一晚上飞机,下面是我的战况:九五折

(第一部分完)

1《怎样打飞机》是由中国广州军区司令徐舜编印的一本作战手册,封面标示出版日期为1965年2月15日,内容主要是详解使用轻武器击落战机的方法要诀。

2 抗美援朝中,1951年3月初一天的清晨,志愿军士兵关崇贵成功以轻机枪射出14发子弹击落一架美军P-51螺旋桨战斗机。关崇贵这次创举,使他成为解放军史上首名成功“打飞机”先例,他后来被授予“一级战斗英雄”称号,并记了特等功。

31961年越战爆发。1965年战争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。我国政府出于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关系,决定军事援助北越,提供大量防空武器,利用地面的高射炮对付美国战机的空袭。尽管如此,解放军的武器依然比不上美军先进的武器,面对美国战机的袭击威胁,解放军欲以运用“打飞机”技术还击。

  以上背景下,中国广州军区司令部编印了一本作战手册《怎样打飞机》,内容完全详解使用轻武器击落战机的要诀。薄薄数页除文字解释,还附上彩色插画与换算表,指导士兵计算射击距离和角度。    

 节录自《怎样打飞机》:“帝国主义、社会帝国主义都是“唯武器论”者,迷信所谓“空中优势”。因此,与敌人飞机和空降兵作斗争,,是对付敌人突然袭击,进行反侵略战争的一项重要任务。我们必须遵照毛主席关于“备战、备荒、为人民”,“深挖洞、广积粮、不称霸”的教导,充分做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,发扬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,“全力以赴。务歼入侵之敌”。这个画页介绍用民兵常用的轻武器--步枪、冲锋枪对空射击的方法。

 

 

至于广大男青年在审阅岛国爱情动作片时的打飞机,本文暂不涉及,同时缅怀在地震海啸面前仍坚守工作岗位不幸殉职( 有待进一步确认)的波多野结衣老师。

(全文完)

Posted in 个人博客 | Leave a comment

朴素少年

大地

多少年向往的日子
总感到古老神秘
多少篇光荣的历史
我已经记不清
千千万万的身影 在大地的怀里
弯弯曲曲的流水 涌在心底
眼前不是我熟悉地双眼
陌生的感觉一点点
但是他的故事我怀念
回头有一群朴素的少年
轻轻松松的走远
不知道哪一天才相见

多少段难忘的回忆
他说来并不稀奇
多少次艰苦的开始
他一样捱过去 患得患失的光阴
只是从前的命运
奔向未来的憧憬 充满大地

上中学的时候,无意中听到了这首歌,才知道原来还有国语版本,后来又发现了刘卓辉的博客,用朴素少年的名字给他留了言,没想到经得到了回复.

 

Posted in 个人博客 | 1 Comment